
牛津中国论坛(OCF)致力于提供一个去政治化、非商业性的国际平台,以去促使全面的、有建设性的关于中国的沟通与对话,因我们相信21世纪的中国需要一个多元化,多重叙事角度的理解。
——我们的使命
关于我们
牛津中国论坛(OCF)成立于 2013 年,是全英规模最大,最为严谨学术的中国论坛之一。OCF 旨在为来自全英的学生学者们提供关于当代中国的多元化视角。作为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论坛之一, OCF 致力于汇集中国话题的领域行家,与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外学生们,共同对变化中的中国进行深度的讨论。上两届的论坛由凤凰网全球直播,累计观看人数逾 200 万人次。在往届论坛中我们曾有幸邀请到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、驻中国前大使韩魁发爵士、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、作家严歌苓、艺术家徐冰、艺术家金星、 导演文牧野、大疆创新科技集团董事长李泽湘等在内的超过 80 名嘉宾。


OCF 2020
OCF 2020 的主题定为“现代中国”。在本届论坛中,我们首先希望展现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独特的、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性。同时我们希望解析并反思现代中国表象之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,从而去理解‘现代’二字背后的意义。我们希望展示中国的多样性,复杂性以及不等性。在我们看来,中国很难用宏观的角度去解读,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对中国的体验与感受。与其尝试去从政治,经济,科技,文化这些大方向去解读中国与世界的格局,OCF 2020 更希望听到不同人群的声音。OCF 在尝试使团队以及观众变得更加的多样化,不仅仅面对与牛津以及英国的中国群众,更多的是包括了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一切对中国有兴趣的群众。


职位介绍
本次招新的职位为版块负责人(Panel Director)。版块负责人负责设计每一个板块的内容和主题,寻找有深度有意义的议题,邀请相关的嘉宾对该议题发表见解。无论是版块讨论形式的设置还是话题的走向,都融入了版块负责人的匠心。版块负责人同时负责了与嘉宾的沟通以及协调。
OCF 2020 论坛计划在设立 6 – 7 大主题,每个版块由 1 到 2 位负责人负责。版块的内容不仅仅包含政治、经济、科技等宏观问题,也更希望申请者从微观的角度去为观众们解读一个不一样的中国,例如宗教,女性主义,乡村,教育,医疗卫生等。我们鼓励申请者与 Panel Director 在板块的制定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独出心裁的板块。


相关信息
OCF 2020 初定于 2020 年 3 月份 (Hilary Term),组委会成员的大部分工作从 2019 Michaelmas 开始,并延续到圣诞假期和 2020 Hilary Term。
每周三晚 7 – 9 点为每周例会时间,Committee 的成员会进行 1 – 2 小时的会议取决于分组以及内容长度。
2019 年内,Term中工作量为每周 2 – 3 小时,2020 年 Hilary Term,在论坛开始前夕,工作时间将会增长至 5 – 8 小时每周。同时 Committee 成员需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出席。
如有兴趣,请于 10 月 20 日(周日) 24:00 前将以下材料发至邮箱 oxfordchinaforum@gmail.com,并在标题中注明申请的岗位名称与姓名。例:PanelDirector – Jon Snow。面试时间初定为 10 月26 至 27 日进行。
申请材料
1. 申请理由简述(200 字内)
2. 简历(中英文皆可)
3. 版块计划草案
草案需包括:
-
版块定位(例如文学、艺术、环境等等)
-
版块的具体主题, 如:“文学翻译与影视改编 —— 流失在转译间?”“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”等。
-
4 – 6 个主题下板块讨论(Panel Discussion)的重点问题,如:“人工智能可能创造出哪些新型工作方式”“人工智能与人类劳动者的差异”等。
-
4 – 6 位计划邀请的嘉宾
-
邀请嘉宾的方案
如有疑惑,请点击‘阅读原文’参考草案样本!
oxfordchinaforum@gmail.com
欢迎扫码进群或联系我们可爱的秘书小姐姐。


战略合作伙伴


微信: OCFOxfordChinaForum
Bilibili: 牛津中国论坛
YouTube: Oxford China Forum